当前位置SSSSSSSSSSSSS118kj:首页 > 1995年开奖记录 > 第049期开奖结果 > 同期历史事件
中国香港演员周星驰诞辰
周星驰(Stephen Chow,1962年6月22日—),常被影迷称为周星星或星爷,是一位于华人社会甚有影响力的电影演员兼导演。以无厘头举措而成名。祖籍浙江宁波,生于香港。1990年代,香港人谓香港影坛有“双周一成”(“双周”为周润发、周星驰,“一成”为成龙。三人均为香港票房保证)。
最常为周星驰配音的国语配音演员为石班瑜,有“御用配音演员”之称。
周星驰自小崇拜李小龙,因此向往成为一名专业演员。中学毕业后,周星驰和老友梁朝伟一同参加了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的甄选考试。岂料梁朝伟一试即中,周星驰却惨遭淘汰。落选后,周星驰凭著邻居友人戚美珍(无线电视第十期艺员训练班艺员)的介绍下,终于成功进入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第十一期的夜训班。1983年正式毕业后,周星驰被安排到儿童节目《430穿梭機》担任主持人,亦在多部电视连续剧出任临时演员。周星驰于工作之余学习演技[1],直到1986年才有机会主演单元剧《哥哥的女友》,并开始于《生命之旅》、《斗气一族》、《阿德也疯狂》、《大都会》等剧集担任配角。
1988年周星驰在李修贤的提携及万梓良的鼓励之下,接受演出电影《霹雳先锋》,并以该片勇夺第二十五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。
1989年周星驰正式担纲主演《盖世豪侠》,于剧中初露无厘头风格,其剧中口头禅:“坐低,饮啖茶,食个包。”成为了当时的流行语。周星驰并于此剧与日后的最佳幕后拍档李力持一拍即合。之后于李力持编导的台庆剧《他来自江湖》,周星驰更充分发挥其搞笑功力,成功演绎剧中的喜剧角色“何鑫淼”,成为香港连续剧一经典人物,周星驰的无厘头演技开始广受瞩目。而周星驰和吴孟达于剧中的父子组合甚为搞笑,两人的合作自此大受观众欢迎,奠定日后合作无间的拍档关系。
1990年导演刘镇伟趁著《赌神》所引领起来的赌片风潮,邀周星驰和吴孟达搭档演出《赌圣》一片,票房竟出乎意料高达41,326,156港元,大破香港票房纪录。其后《逃学威龙》、《家有囍事》、《审死官》更屡破票房纪录。1992年周星驰主演的多部电影更囊括香港票房排行榜前五名,甚为风光。周星驰因此和周润发、成龙并称“双周一成”。周星驰也从“星仔”转而被尊称为“星爷”。
1990年代中期由于港产片产量渐少,周星驰电影产量亦受到影响,但这标志著周星驰参与编导工作的开始。早在1994年《国产凌凌漆》周星驰便初次列名导演之一,其后的《大内密探零零发》、《食神》、《喜剧之王》周星驰皆有参与幕后编导。开始展现他的创作才华。
虽然《喜剧之王》后有人认为他的创作已经面临困境,但是2001年周星驰首次单独执导的《少林足球》大获成功,香港票房高达60,739,847港元,再度大破香港华语片纪录,在中国大陆、台湾、日本、韩国等地也大受欢迎,开创了他演艺生涯的又一个高峰。周星驰更凭此片获得了第二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、最佳导演、最佳影片等大奖。这部电影也是他首部在美国上映的电影,并且吸引了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决定投资他的新片《功夫》,周星驰也因此成为进军好莱坞的华人导演之一。
2004年周星驰身兼监制、导演、编剧、主演的《功夫》,香港票房61,278,697港元,再度打破《少林足球》所创下的香港华语片票房纪录。周星驰更以此片获得第四十二届金马奖最佳导演、最佳剧情片等殊荣,并且入围第六十三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。
2005年,周星驰首度制作电视剧。他制作的第一部电视剧是30集连续剧《功夫状元》,是根据《武状元苏乞儿》改编。
周星驰早期演出的电影,多为市井小民角色。通过喜剧方式,表达对社会的挖苦与嘲讽。而他所奠定的无厘头式幽默,笑中带泪的喜剧表演,深获观众喜爱。他在剧中创造了许多经典的对白,为影迷广为传诵。
周星驰长期以来都是演出喜剧片为主,不少香港人都会把“周星驰”视为喜剧片的代名词。他所演出的喜剧片不但是票房卖座的保证,更有学界专门研究周氏的电影,视周星驰为艺术家。
由于周星驰所主演的搞笑片屡破票房纪录,不少香港人都喜欢以周星驰的对白作为日常谈话用语,如“你讲野呀?”一句乃出自周星驰的电影,意思是“你是否在胡扯?”同时,周星驰的电影亦令喜剧片成为继动作片后最重要电影主流,后期片商开拍影片亦多喜爱制作搞笑片。
周星驰十分推崇李小龙,所以他主演的电影有不少的镜头是特别向李小龙致敬,例如让角色穿上李小龙式的衣服,或模仿他的武打动作。这种手法,于某程度上也算是在推广“李小龙文化”。
另外,由于周星驰所主演的电影,都是以小人物由低做起作为故事主线,所以不少人都会视周星驰为香港低下阶层由低做起的代表人物,亦有人视周星驰为香港精神的象征。
在日本,除了成龙、李小龙等影星很受欢迎之外,自少林足球后,周星驰的影片于该地亦有很大的影响。甚至有位当地名作家将自己的笔名改取为“驰星周”,以表示自己是周星驰的忠实影迷。
2003年第5期《时代》杂志称他为“香港的卓别林”。